三茬芹菜引领崇明区农业新局面:从花菜之乡到生态农业转型

发布时间:2025-04-28 21:15:48  来源:bob最新网址

  崇明区中兴镇,作为“花菜之乡”,种植历史悠远长久,已有四十余年。然而,2015年左右,这个曾经的荣光渐渐暗淡。由于北方种植培养面积的扩大及市场需求的变化,中兴镇的花菜面临滞销危机,曾一度苦楚,收购价甚至跌至每斤一毛钱。农委、合作社、种植户等各方面人士不知讨论了多少次,花菜的未来成了悬而未决的问题。为了改变现状,决策者们开始摸索新的出路,试图在生态和经济之间找到平衡。

  转眼间,中兴镇的目光锁定了更具经济价值的芹菜种植。2024年初春,上海宣宝果蔬专业合作社在爱国村开展了“绿岛田园芹菜种植基地”的试点。这个设有设施大棚的基地,通过水肥一体化等现代化种植技术,利用充足的光热资源进行芹菜种植,一年能够收获三茬。合作社负责人周海军在上海的农业领域打拼了20年,他曾在外省种植过芹菜,而当他在崇明岛进行试种后,惊喜地发现这里的水土和适宜的地势使得芹菜的口感更趁口,嫩滑、甘甜,从而坚定了他在这片土地上发展的决心。

  短短一年时间,260亩的芹菜种植基地不再是以往那一望无际的花菜,而是被青翠的芹菜所替代。产品通过订单稳定供应给盒马鲜生、叮咚买菜、美团等主流经销商,成为了盒马上海地区最重要的芹菜供应商,年产量达390万斤,年产值达1120万元。对于周围的村民来说,芹菜种植带来的不仅是经济收益,还有生活品质的提升。像陆秀芳一样,许多村民投身到这个基地工作,收入稳定,生活日渐上涨。

  陆秀芳表示,她的工作与家庭的收入让她的生活慢慢的变好。“在基地里工作一天,能挣到150元,一个月光工资就能拿到3000到4000元。加上我把家里流转的6亩地租给了基地,每年还有8000多元的租金。”周围100多位村民受益于这个基地,农业转型不仅改变了他们的经济情况,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幸福指数。

  中兴镇的农业转型并不仅仅依靠合作社单打独斗。记者正常采访当天,特别遇见了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的专家来到田间对芹菜进行指导。不久后,这片土地将成为“良种超市”,在科研与真实的操作的结合下,农业科学技术将为这片土地带来更多丰厚的成果。绝大多数居民表示,花菜的名声虽曾风光,但如今更重要的是抓住市场脉搏,及时应对变化,才能为农业发展开辟出更宽广的道路。转型的意义在于不再囤积往昔的荣光,而是为越来越好的未来。

  值得一提的是,在花菜逐渐式微的这几年,中兴镇的一些优势产业却得以悄然加快速度进行发展。相关负责人提到,中兴镇不断融入长三角农业硅谷建设,已打造起10公里长的陈滧路高科技农业发展带,吸引了优农三兄弟蔬菜分拣中心、万禾智慧羊场等10多个优质农业项目的落户。预计在此基础上,中兴镇的农业生产结构将向更高产值、更环保的方向回归。

  结合基地的标准化高温室及与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的科研合作,芹菜产业链正快速成型,崇明独具特色的“中兴芹菜”品牌身份愈发显著。周海军表示,绿岛田园芹菜基地的二期项目即将启用,占地370亩,三期规划也在筹备中。转型的根基愈发坚固,未来将向健康饮品和副食品等领域扩展,这样一来,能轻松实现农业多样化,更逐步提升经济效益。

  撇开花菜的回忆,中兴镇正面向未来,期待在农业转型的道路上走出一条平坦的崭新征途。在未来的发展中,村民们与农业合作社协同努力,共同探索可持续发展路径,期待这片土地上能收获更多的希望与富饶。转型之路,未来可期。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