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国常会布置的个人消费告贷贴息方针正式施行。从1日起至2026年8月31日,居民个人在6家国有大行、12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和5家其他个人消费告贷发放组织请求的个人消费告贷(不含信用卡事务)中,实践用于消费且告贷经办组织可经过告贷发放账户等辨认告贷人相关消费买卖信息的部分,可按规则享用贴息方针。
《金融时报》记者发现,现在,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等六大行,均在手机银行APP上对个贷贴息进行了显着的宣扬提示,多家银行也推出了“贴息专区”。
针对个贷贴息方针落地后在实践履行过程中,居民产生的一系列疑问,近期,六大行纷繁发布客户问答进行解说。
农业银行表明,客户运用该行发放的个人消费告贷,在2025年9月1日至2026年8月31日期间实践用于消费,且可经过告贷发放账户等辨认相关消费买卖信息的部分,按规则可享用财务贴息。当日消费最快将于次日由体系自动辨认,辨认后的消费归入贴息核算。
此外,农业银行表明,依照《个人消费告贷财务贴息方针施行方案》要求,关于在2025年9月1日前发放、告贷人没有运用结束的个人消费告贷,告贷人在方针履行期内运用并进行消费,可按规则享用财务贴息。因而,告贷人无需进行“还旧借新”的组织。
交通银行表明,个人消费告贷资金发放至客户在该行账户中的,体系可自动辨认告贷资金账户产生的消费买卖包含:POS机刷卡;扫码付出、线上买卖付出;绑定第三方付出途径(如微信、付出宝)付出(9月6日上线);将告贷资金向消费买卖对应的对公商户直接转账等景象。
别的,关于体系未能辨认的消费买卖,交通银行表明,9月6日起,客户可在该行手机银行APP贴息专区上传与告贷运用相对应的实在消费发票,建议消费人工确定请求。
建设银行表明,9月1日起新签约个人消费告贷的客户,可在手机银行请求成功页弹出的“个人消费告贷财务贴息服务协议”进口,签署服务协议;而9月1日前已签约个人消费告贷但在9月1日起支用告贷的客户,可在手机银行支用成功页弹出的“个人消费告贷财务贴息服务协议”进口,签署服务协议。
建设银行还说到,如客户上传消费发票时还未签署服务协议,手机银行界面将弹出“个人消费告贷财务贴息服务协议”进口,用于签署服务协议。别的,关于上述景象下未签署服务协议的,可进入手机银行“消费告贷财务贴息”专区签署服务协议。
邮储银行表明,客户可经过该行手机银行APP、营业网点等途径处理贴息事务。需特别阐明的是,邮储银行不会托付任何第三方(包含社会中介)处理。
查阅贴息概况,邮储银行表明,客户在该行处理个人消费告贷享用贴息后,可经过短信音讯、邮储银行手机银行APP等方法知晓享用财务贴息的详细情况,不需要其他额定操作。
中国银行表明,在处理个人消费告贷贴息事务过程中,该行不收取费用。请客户切勿轻信银行官方途径以外人员的电话、短信等其他途径信息,谨防欺诈,维护个人隐私信息及产业安全。
工商银行表明,该即将遵从市场化、法治化准则,依规展开告贷批阅,对契合规范要求的予以贴息。禁止供给虚伪证明资料、虚拟买卖布景等,或经过不法中介申贷(包含但不限于“包装贷”“工作背债人”“高评高贷”等行为)。
工商银行着重,对以违背法律法规手法套取贴息资金的告贷人,该即将按规则追回已发放的贴息资金,并归入个人征信记载,依法依规严肃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