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成方、路相通、渠相连……步入东安镇高标准农田演示片区,旧日破碎瘠薄的地块现在已变成连片富饶的良田,新修的灌排网络代替了旧时淤塞的水沟,坚实的机耕路让农机四通八达,这些改变不只让“粮田”变“良田”,更为往后全镇完结犁地质量进步、粮食产能进步、耕种节本增效、农民收入增加筑牢坚实“耕”基。
2024年11月,在县农业农村委全力支持下,东安镇依照“田成方、路相通、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的高标准农田建造要求,结合区域实践,在德安村已建成80余亩高标准农田的基础上,拓宽了沙湾村、新建村和向阳村高标准农田建造的地图,以点带面促进镇村农业产业化、规模化。
据悉,东安镇的农田改造项目主要是经过农户自建、与合作社共建等方法施行,会集连片完结沙湾、新建和向阳三个村庄合计350余亩高标准农田的演示改造进步。改造项目聚集四大中心板块:施行田块整治,将零星的“巴掌田”连片成规整的方块田,推进规模化耕耘;完善灌排设备,构建“旱能浇、涝能排”的水利保障体系;铺设田间路途,打通农业生产运送“最终一公里”;进步农田地力,从源头增强土地产出才能。经过系统性改造补齐田间基础设备短板,让良田膏壤成为“适合耕耘、旱涝保收、稳产高产”的“聚宝盆”。
“咱们村改造了30来亩高标准农田,本年现已种了四季庄稼,包含玉米、四季豆、黄豆,长势都很好,收成也不错。玉米亩产到达900来斤,四季豆总产值5000余斤,黄豆正在收割中,估计总产值将达4000多斤,油菜刚刚下地。自从施行了高标准农田改造项目,农作物整体产值进步了15%至20%。”沙湾村乡民边收割黄豆,边满面笑容地介绍道。
据了解,各村于本年春耕时节开端在高标准农田中耕种,依照时令,别离栽培了玉米、四季豆、马铃薯、红薯、黄豆、油菜等农作物。农田改造后,犁地质量进步、粮食产能进步、节水节肥节药作用显着,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显着进步,有用进步了种粮大户的积极性。
为深化贯彻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保证已建成的高标准农田配套设备“有人管、有人修”。东安镇农田管护的职责主要在村一级,各村会定时组织专人对农田运用情况巡检排查、整理水沟、修补管道、保护机耕道及公示标牌等。
“高标准农田建造‘三分建、七分担’,不是建好了就不管了。要想使农田耐久发挥高产出、高质量、高效益的农业归纳生产才能,仍是得树立长时间管护机制,从日常运用中发觉缺点、处理问题,让设备设备更完善,粮食生产才能更强。”东安镇相关负责人说道。
未来,东安镇将进步高标准农田机械化率、智能化率,健全管护机制,稳固高标准农田项目建造效果,做到“建成一亩、管好一亩、收效一亩”,保证已建成的高标准农田发挥长时间效益,助力全镇农业高水平质量的开展。

